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疗工作医疗技术详细

脑针的并发症及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19-03-31 12:45

   脑针的并发症及应急预案
 
一、晕针
1、原因:
①患者在紧张、饥饿、疲劳时进行操作。
②对初次治疗的患者没有进行健康宣教。
③未嘱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④操作前没有对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2、应急预案:
①晕针一旦发生,立即停止操作,通知值班的其他医护人员。判断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②治疗前调整好心情,护士加强健康宣教,嘱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③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并取头低足高位。立即掐人中、内关、外关、合谷或针刺涌泉穴。
④口服温热糖开水一杯或50%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高血糖者除外)。
⑤经上述处理无效,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电话联系急诊科医护人员协助抢救处理。
二、感染
1、原因:
①医护人员对无菌技术操作的认识欠缺,医护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要求操作。
② 操作前未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2、应急预案:
① 对于易过敏患者给予敏感的抗生素,用量要足够,时间也要足够。
② 局部热敷或理疗。
③必要时做脓肿试穿,有脓者予以及时切开引流。凡切开引流者,引流口一定要足够大,而且要“底小口大”才能引流充分。如果只切小口,则引流不畅,不仅拖延病程,而且对组织的破坏会更大。
三、皮下淤血
1、原因:
①针刺时未避开动、静脉及毛细血管,导致血管受损,出现皮下渗血。
②也可由出血后按压力度不够而导致。
③医务人员没仔细检查针具,对解剖部位不熟悉,导致刺中血管。
2、应急预案:
①微量的渗血或针孔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
②如局部青紫肿痛较甚或活动不便者,先行冷敷止血后,再行热敷。
③在局部轻轻按揉,以促使局部淤血消散。
四、断针
1、原因:
①针具的质量不符合标准。
②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体外未留针。
③进针过程中,如发生弯针,未立即退针,而继续刺入。
④电针器在使用前未及时检查,输出强度旋钮突然加大强度。 
2、应急预案:
①发现断针后,医者态度必须镇静,嘱患者保持原有体位,切勿惊慌乱动,以防断针向肌肉深层陷入。
②如折断处针身尚有部分暴露出表皮外面,用右手执镊子夹住断端取出;如断针残端已完全陷入肌肉层者,须视断针的所在部位。
③如断在重要脏器附近,或肢体活动处妨碍运动者,应在X线下定位,立即施行外科手术取出,若在不太重要部位,断针的长度很短,并不影响日常活动者,可不作处理,但必须定期随访检查观察,必要时再作处理。
五、疼痛
1、原因:
①一次定点穴位过多,患者耐受能力不强。
②对切开、剥离的治疗达不到操作标准。
③针刀操作中对所有的疏通、剥离进行不到位,如果伤及骨膜则易引发疼痛。
④护士对患者操作前的思想工作及健康宣教不到位。
    2、应急预案:
①轻微疼痛:原因绝大多数的针刀术后的病人,只有针刀口轻微的疼痛,对活动毫无影响。因为治疗点少,松解、剥离面较小,组织的敏感性又低,故疼痛极轻微。表现这样的疼痛多产生于本来对疼痛不大敏感的部位,如项部、腰背部等处。痛处无红、热的表现,即无炎症表现。处理这种疼痛不超过三天,三天后则应基本恢复正常。对于这样的疼痛,自然无须处理。
②较重的疼痛:原因少数人对疼痛比较敏感,针刀手术的某些部位对刺激反应较大,或者手术剥离面大,损伤组织较多,因而疼痛反应强烈。表现此种疼痛多发生于对疼痛较敏感的部位,如膝关节、手足等部位。这种疼痛从局麻药物作用消失起,一般可达3-5天,甚至有的达到7天。检查局部无红、肿、热等表现。处理对于四肢部位针刀手术后的病人可给予一般止痛药、片剂、注射剂均可,无须应用麻醉药品。疼痛应在三天后逐渐减轻。如有增重现象,则应考虑有其他并发症。
③炎症性疼痛:原因多由于无菌观念不强、不按无菌要求办事、消毒不严格、操作有污染,或根本不讲无菌技术等原因所致。这里的根本原因是医护人员的素质不高。表现炎症的第一个表现便是疼痛。此种疼痛,应该在术后2-3天以后发生和逐渐加重,而无缓解趋向,且局部可发现红、肿、热等征像。体温相应升高,血像也应有所反应。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脑针的并发症及应急预案
预约挂号 门诊信息 住院须知 特需服务 医院导航
互联网医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