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疗工作医疗工作详细

输血的风险 (不良反应篇)

发布时间:2019-01-12 22:28

   因科技水平限制,血制品本身存在的各种风险,但实际中,我国血液检测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血站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用血安全,把血制品自身的风险降到最低。输血绝大部分是安全的,但有可能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者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

   输血不良反应从发生的机制来分类,可以分成免疫介导和非免疫介导两大类,今天主要给大家说一下免疫介导的输血不良反应。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免疫,免疫就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用于识别“自己”和“异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身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等,等同身体的守卫系统,而输血,就像从外面引入援军来支持身体,所以输血也有可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反应,主要有下面几种:

 

1

一、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反应是指输血后发生红细胞破坏,以ABO血型不合输注最多见,发病机制是抗原抗体复合物触发有免疫介导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请来的援军和身体本身的细胞不搭配,守卫就把援军全部破坏掉,但是这个过程会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通常会出现发热、头痛,严重的会发生休克、急性肾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2

二、发热反应:输血中或者输血后体温升高1℃以上成为输血发热反应,临床上多见由于血制品中的白细胞抗体或者白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导致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也有细菌污染、血型不合、输血器械存在致热原导致发热。发热是一种多原因的症状,通常都是守卫对援军甄别的过程中破坏掉某些不适合的成分,这时候就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导致发热。

 

3

三、过敏反应:输血产生的过敏反应和日常生活中大家所见到的过敏反应机制差不多,都是由于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下所发生的组织损伤的反应,具体表现是皮肤瘙痒、荨麻疹,严重的会出现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4

四、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指的是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患者不能清除输入血制品中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使其在体内植活、增殖,把患者的组织器官识别成“异己”物质进行破坏。淋巴细胞就是免疫系统中的攻击者,而血制品中也可能存在还有攻击性的淋巴细胞,当身体的守卫系统功能低下,就可能无法压制这些外来的攻击者,使得外来的攻击者反攻身体,对身体造成损害,这种情况死亡率非常高。
免疫相关的输血不良反应还包括了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后紫癜等等,在血制品安全的前提下,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输血还是存在各种风险。在实际工作中,血站工作人员、临床医生、输血科技术人员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减低这些风险的发生,通过输血前的血型鉴定、抗体筛查、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血等实验降低输血风险;对于反复输血患者提供去除白细胞的血制品,减少白细胞导致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进行输血前抗过敏治疗;为免疫缺陷患者提供γ射线处理过的辐照红细胞;这些行为就是最大程度的为患者提供合理、安全的输血治疗方式。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输血的风险 (不良反应篇)
预约挂号 门诊信息 住院须知 特需服务 医院导航
互联网医院
网站纠错